张其凤教授应邀到美术学院讲学
3月25日下午,应美术学院邀请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其凤在滨湖校区图书馆214报告厅以《书法创作与形式的选择》为题进行学术讲座,活动由美术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唐成辉主持。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师、研究生、本科生聆听本次学术讲座。
在讲座过程中,张其凤深入阐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念,将书法史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:书体演变阶段和书风演变阶段。张其凤认为当下书体演变已然结束,书风变化的可挖掘空间也日益减少。面对这一现状,他大胆提出“重提书法诗道化”的理念,并总结出书法家取法的三条主要途径:师造化、师古人、师内心。谈及创作形式,张其凤倡导“一人多体、一体多面”的创新观念。“一人多体”要求书法家具备书写多种字体的能力,“一体多面”则强调在同一种书体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和面貌。为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,张其凤通过一系列作品展示,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讲解。
在互动环节,张其凤就同学们在书法学习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。他认为,对于初学者而言,临帖临像是至关重要的基础阶段。只有通过临像,才能深入学习和掌握古人的笔法技法,积累足够的“资本”,才能在创作中自由运用、灵活发挥。
本场关于书法的交流讲座,让美术学院师生们受益匪浅,同学们纷纷表示,与书法名家的近距离交流拓宽了自己的书法视野,更深入了解了书法创作的内涵和方法,收获颇丰。
报告人简介:张其凤,美术学博士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潍坊海岱刘墉文化研究院院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,教育部中国书法指导委员会委员,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兼职教授。《中国社会科学》外审专家,《光明日报》国学版评委、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奖评委、教育部社科立项通讯评审专家,书法作品曾参展第二届兰亭奖(艺术奖)、第四届兰亭奖(佳作奖),入选、入展或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18次。出版18部学术专著。在《中国书法》《江苏社会科学》《艺术百家》《美术观察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。
(文:张越/图:吴洋/审核:叶怀卿/审校:胡天佼/终审:李永胜 唐成辉)
用户登录